1966年重大突破,光纖通信誕生從玻璃光纖的發明到光纖通信成為可能,當中經歷了近100年的發展。1966 年7 月,著名的物理學家高錕發表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論文《光頻率的介質纖維表面波導》,從理論上證明了用光纖作為傳輸媒介以實現光通信的可能性,并預言了制造通信用的超低耗光纖的可能性。憑借光纖通信的發明,高錕于2009 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。與此同時,人類的光纖通信發展也得益于他的理論如火如荼。
20世紀70年代從電話到互聯網,光纖通信大爆發光信號經光纖傳輸后,由于吸收、散射等原因引起光功率的減小,這種損耗對光纖通信的傳輸距離有決定性的影響。因此,要實現光纖通信,關鍵問題是盡可能降低光纖傳輸的損耗。為此,人類不斷改進光纖材料的制造技術,使光纖通信的光衰減率逐年降低,終于制成了低損耗光纖,從而奠定了光通信的基石。20 世紀70年代末,芝加哥開通了世界上第一條光纖通信線路用于電話通信。隨后,大容量的單模光纖和長壽命的半導體激光器研制成功,光纖通信系統開始顯示出長距離、大容量的無比優越性。世界各國紛紛采用光纜取代電纜用作長圖通信干線,因為光的頻率和帶寬是電的千萬倍。這不僅真正開起了光網互聯的時代,也讓光纖通信系統成為了現代互聯網的核心支撐系統。
21世紀初光網互聯迅速普及,技術讓生活更美好從進入 21 世紀開始,隨著互聯網的大規模普及,光纖進入尋常百姓家,讓每個家庭輕松和世界互聯。從幾Kbit/s到Mbit/s、到Gbit/s,得益于光纖通信的傳輸容量大、傳輸距離遠等優勢,我們才能享受著高清、超高清電視帶來的精彩娛樂節目,無卡頓無花屏觀看重大賽事直播,在線玩游戲不被延遲所拖累……不僅如此,從教育到醫療、金融、交通等各行各業,都受益于光網互聯的普及與發展。這也回答了開篇的問題,沒有光網絡,我們的信息道路就不會“寬”起來,可能有帶寬,但不會有“寬”帶。
光網絡將帶我們去往何處?隨著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VR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,人類生活、社會發展對網絡傳輸質量、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聯接從人與人,走向人與物、物與物,萬物互聯的世界將帶來一場全新的變革。
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于互聯網,如有侵權請與我司聯系,我們將于2個工作日內刪除。廣東聚纖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( m.yera-net.com)是一家專業的光纜生產廠家,各種光纜型號規格齊全,廠家直銷價格更優惠,如需光纜報價請直接致電 13829218505。